道教知识

何为济世利物齐同慈爱?

济世利物是道教修炼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,济世即普济世间,利物即利益万物。道教认为济世利物不仅帮助了他人,而且有利于自己仙道的修成。老子曰:“赈穷补急则名生,起利除害即功成”。葛洪曾对弟子解释云:你们之...
道教知识

何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?

道教十分重视人的生命,万物都由道化而来,一切生命都体现着道,对生命的重视,即是对道的尊重。因此道教讲的是长生不死,修道成仙,即是对道的信仰与实践的结果。对于生,老子曰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...
道教知识

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?

道教将“天人感应”纳入教义,认为天道与人道、自然与人为能够相通。道教有关“天人感应”的理论,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:第一,是从天地与人体相类这方面来解释。《云笈七签》引《真文经》之说:“人之生也,头圆像天...
道教知识

道教为何提倡不争?

在道教教义中,“不争”则是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原则。而这种原则,是天地万物的运行以及人的为人处世都必须遵循的。《老子想尔注》说:“圣人不与俗人争,有争,避之高逝,俗人如何能与之共争乎?”并指出:“求...
道教知识

道教为何提倡寡欲?

所谓“寡欲”,就是少私欲或节欲。《老子》第十九章,在谈到治理社会时,要求能够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道教将“寡欲”作为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,认为道教徒为人处世,应该时时节制个人的私欲。 唐宋以后,“寡欲...
道教知识

道教为何提倡清静?

道教认为,“清静”是“道”的根本。万物只有在“清静”的状态中,“道”才会显现。于是,“清静”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。而这种思想,追根寻源,还是出自《道德经》。 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说:“李耳无为自...
道教知识

道教为何提倡无为?

无为的思想,源于《道德经》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……使夫知者不敢为也,为无为,则无不治”。早期道教以“无为”作为得道意、得天心、致太平的根本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说:“所谓无为者,不先物为也...
道教知识

什么叫守庚申?

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,每到庚申之日,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。三尸分为上尸名彭倨,中尸名彭质,下尸名彭矫,所以也叫三彭。也有称为玄灵、青姑、白姑、血姑等。上尸使人好色、中尸使人多思、下尸使人淫欲,故三尸使...
道教知识

什么是承负?

道教讲“承负”即“因果”也,但又不同于“因果”也。 “因果”是针对个人,谁种因,谁得果。与他人无关。“承负”包含“因果”,但更进一步认为:个人的善恶行为,不但影响个人,而且影响家庭、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...